星期一的UE分享-這跳燈不就來了嗎
在拍UE的過程中,跳燈的比例一直都沒很高。
對於在棚內幾乎都有一支燈會無聊跳一下的我而言,
這樣少於3成的跳燈比例真的不多見,
甚至常常一天3-4個案子都沒跳過一支。
這樣的原因大多是店家的環境對於跳燈都不太友善,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全黑的天花板,
這在咖啡店和一些比較西式的餐點店很常見,
看了這樣的狀況,就知道一定是跳不成了。
另外就是3-4面牆都是不同顏色的塗裝,
這個也跳不了,
同色系的牆壁
我還可用校正白平衡的方式把色溫校正,
但2面以上不同色系的牆就真的沒辦法了。
另外就是戶外的狀況當然也是跳不了,
有一陣子真的很常跑夜市拍攝,
早期是新鮮有趣當解鎖,
但後來反而感覺在夜市拍攝問題多多,
所以在預覽位置後都會pass過去。
所以像這種小白屋中的小吃店,
快速好設定的跳燈就會是第一個選擇。
所以不好跳的環境:
1.黑的天花板,或是有3面以上都是黑色的牆面
2.每面牆都是不同顏色
3.戶外或是夜市攤
4.超多鏡子的地方(這真的很靠北)
再簡單整理一下好跳燈的環境:
1.最好室內都是白牆白天花板或是米黃牆
2.坪數大概是4-5坪的店家最優
3.天花板不高,最好是2米7左右,好跳又省力
4.沒有很多反射的東西,
有時大冰箱就很麻煩,因為很會反射
5.店內沒其他客人,不然客人會一直唸
所以整理起來,
除了自己的攝影棚內,
戶外有這樣狀況的店家真的不多,
因此我真的認為全跳燈的技法
在其他店家中拍攝真的不太容易,
但如果很幸運碰到了,就要好好把握,
因為跳燈的設定應該是在打燈技法中最快速的,
所以如果是趕場的日子,
我大多會以跳燈思維來拍攝中間的店家。
而跳燈的高度和位置,
我大多會去想一下所跳的區域
你要當成是柔光箱還是反射傘或是反光板。
如果區域夠大,我會把燈放在桌旁,
把跳燈的區域儘量拉開到最大,
讓跳燈的區域變成很像是反射式柔光箱的概念。
圖中的例子比較特別,
我是直接放在相機上把燈頭轉向,
直接進行斜向跳燈的動作,
但是請記住!
如果你這時外閃的zoom是預設的24mm時,
你就有可能硬光會打到桌上,
所以我這時的zoom是85mm以上,
利用zoom功能變成是像蜂巢的方式,
這樣就可避免硬光打到桌上了。
至於其他當成反射傘思維和反光板思維,
日後的例子會再跟大家解說。
文後小提問:
拍ue的道具都要自己準備嗎?
食器的部份好像真的是這樣,
早期還不用
但從去年就規定都要用了
可去10元店或是shopee找看找找
如果有淘寶門路也可上淘寶看看
以上這些地方會比較便宜
另外竹器或是木器可去迪化街尾那幾家看看
我是認為不用一次到位
接到什麼案時買個1-2件
久而久之就可補齊了。